盛夏時節、驕陽似火,在C919型號研制一線,現場職工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國商飛公司第一次黨代會精神,全力以赴開展型號攻堅,一組鏡頭記錄了他們奮斗的模樣。
鏡頭一
隨時待命,在飛機旁召開“圓桌會議”
機艙內相關工作完成、設備架上機安裝、導通完成……一個個重要任務按工作計劃有序推進。
“這些工作能按照計劃順利開展,離不開型號條線現場干部職工的頑強拼搏?!盋919事業部生產準備組組長王青春說道。2018年是“三個一”階段目標的開局之年,領導干部踐行“一線工作法”,力量下沉,重心下移,幫助現場快速掃清問題項,大大振奮職工士氣。
C919事業部生產準備組、計劃調度室值班人員隨時待命,主動協調解決問題。在現場,他們蹲點飛機一側召開“圓桌會議”,匯總每日問題,完成狀態實時更新,人員、物資物料準備協調,悉數保障到一線。同時,機上操作人員三五結對,積極推動工作開展,在機頭、在客艙、在E-E艙、在狹小的空間內齊心協力集智攻堅。
鏡頭二
群策群力,降低配孔難度
在飛機旁,電氣工藝室工藝員王永權和林永棟,為避免相關孔徑偏差問題的發生,通過多方溝通群策群力,最終確定了利用優化鉆孔順序、增加零件間隙,以降低現場職工配孔難度,提高配孔精度的配合安裝方法。
在現場,他們嚴格遵守質量管理十條“鐵律”,一邊對照三維數模跟產保障,一邊實時校對牌號、位置等產品安裝信息,共同保障產品質量,力爭一次做對,一次做好。
另一旁,70多公斤重的配電盤箱,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上機固定?!扒捌跍蕚涔ぷ飨氲迷街苋?,地面準備工作做得越充足,上機作業就越順暢?!焙诫娧b配組組長周開愷興奮地說道。
光線較差的機艙內,他們緊盯裝配環節,合力解決裝配問題,攻克了一個個難關,“啃”下了一塊塊“硬骨頭”??臻g小,在不足4個平方米的區域內,航電裝配組的組員們在地板上下兩側聯動作業,上方搭滑輪牽引吊掛、下方手動調姿固定安裝,毫厘必究、分秒必爭。
鏡頭三
自主開發軟件,提高文件準備效率
飛機上千余束工裝線纜,建立起103架機機載設備與地面測試系統的多條導通關系,這是全機導通及開展WIT(全機線束完整性)測試的必要條件。
試驗前期,測試工藝室工藝員計李澄根據相關要求,開發軟件將設計文件轉化為測試程序,提高了文件準備效率,有效避免了轉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人為錯誤。工藝員陳博瀚基于前幾架次的測試工作經驗,結合103架機新增轉接線和返修線的實際情況,對測試地址和模塊進行合理化分配重組,有效提升了現場導通工作效率。
作為本次試驗的主要力量,C919事業部電子電氣工段工段長周琦煒綜合考慮,制定人員分工責任表,合理分配人員,確保工作有序進行。試驗當天,現場職工與時間賽跑,與效率較真,落地柜滿滿的工裝線纜,電氣裝配組20多名裝配工人在一天內完成了連接器與測試模塊的一一對應連接?!鞍嘟M內大力普及全機作業的通用知識,分區域培養飛機線纜裝配的技能專才,到了關鍵時刻才能真正做到‘拿得出、頂得上’?!彪姎庋b配組組長蔣凌云為班組成員豎起了大拇指。
C919型號研制一線的小伙伴們,明確目標,扛起責任,堅持嚴字當頭、干字為先,譜寫新時代大飛機事業總裝制造新篇章。